汽车后市场

工业互联

农村农业

国际会展中心


AI服务

新博客

文章
  • 文章
搜索
简体中文

    热门搜索:米其林  弗列加  康明斯  美孚  火花塞  轮胎  空气滤清器

    语言

    二维码
    手机站
    首页 >> 资讯要闻 >>国际 >>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信心·活力·机遇——宝马高管眼中的中国市场
    详细内容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信心·活力·机遇——宝马高管眼中的中国市场

    时间:2025-02-27     作者:潘洁,刘向,马志异【转载】   来自:新华社   阅读

    新华社德国慕尼黑2月26日电 题:信心·活力·机遇——宝马高管眼中的中国市场

    新华社记者潘洁 刘向 马志异

    “世界上最大的乘用车单一市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巨大的、不断增长的、充满活力的市场”“创新的引擎”……宝马集团全球政府事务负责人格伦·施密特25日在接待中国企业家代表团间歇期间,接受记者采访,这样描述他眼中的中国市场,坚定表达在华投资信心。

    2月24日至26日,中国贸促会组织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访问德国,推动两国工商界深入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深化贸易、投资等领域务实合作。

    施密特认为,当前汽车行业有三大趋势——电气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这些趋势的融合和创新正在中国发生。中国不只是巨大的市场,更是创新的引擎。”

    对不少跨国车企而言,中国市场的竞争无疑是激烈的,造车新势力不断加入,车企竞争达到新高度。

    “这恰恰是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所在:充满活力、不断变化。我们通过参与中国市场的竞争,推动科技创新、突破边界。”施密特说,如果想成为成功的全球汽车制造商,就需要在中国取得成功。

    施密特将中国市场比作“训练场”。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可以让跨国公司在中国接受面向全球市场的“培训”,在迎接挑战中不断进步。

    无惧失败、不断尝试,探索无限可能,这是施密特眼里中国商业环境的一大特点。正因如此,宝马集团始终坚持与中国伙伴携手同行,不仅成立了华晨宝马、光束汽车等合资公司,与近500家本地供应商密切合作,还在中国设立了德国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

    “在中国拥有强大的合作伙伴是一个优势。这不是依赖,而是成功。”施密特说,中国合作伙伴的不断创新,为宝马集团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成功注入澎湃动力。

    宝马在2025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发布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其中不少新技术得益于中国创新能力发挥的关键作用。例如,被称为“智能神经中枢”的新世代操作系统X,其70%源代码是在中国开发和优化的。

    “我们和中国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也是具有战略和长远意义的。”施密特说,商业上的合作可以搭建桥梁,助力双方携手迈向未来。

    谈及汽车产业链当前面临的关税风险时,施密特表示,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高度全球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方需要的是更多合作,而不是保护主义。“宝马集团是全球化的企业,我们不需要关税保护,而是要拥抱来自全球的竞争。”

    施密特认为,尽管地缘政治对当前全球经贸合作带来不利影响,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逆转,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依然大有裨益。

    无论是来自中国本土车企的竞争压力,还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都没有影响宝马集团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长期以来,德国车企在中国发展势头良好。我们始终看好中国市场,将继续坚定投资中国。”施密特说。

    技术支持: 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