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

工业互联

农村农业

国际会展中心


AI服务

新博客

文章
  • 文章
搜索
简体中文

    热门搜索:米其林  弗列加  康明斯  美孚  火花塞  轮胎  空气滤清器

    语言

    二维码
    手机站
    首页 >> 资讯要闻 >>民心相通 >> 全球连线|我的中国缘:外籍“圆号兄弟”十年后苏州重逢
    详细内容

    全球连线|我的中国缘:外籍“圆号兄弟”十年后苏州重逢

    时间:2022-08-24     作者:夏鹏 等【转载】   来自:新华社   阅读

    17年前,葡萄牙人林亚立和委内瑞拉人彭富海在一个音乐项目相识,共同学习。2007年,林亚立到德国深造,彭富海留在委内瑞拉的交响乐团,随后又到秘鲁从事音乐工作,两人的联系一度中断。2018年底,他们在苏州交响乐团重逢。

    葡萄牙人林亚立和委内瑞拉人彭富海都在委内瑞拉长大,但互不相识。差不多17年前,他们在一个音乐项目相识,共同学习。

    2007年,林亚立到德国深造,彭富海留在委内瑞拉的交响乐团,随后又到秘鲁从事音乐工作,两人的联系一度中断。

    2018年底,他们在苏州交响乐团重逢。“这么多年后还能再见,而且在同一个乐团、同一个乐器部门工作,真是太巧了。”彭富海说。

    “大约4年半前,我得知苏州交响乐团招聘圆号乐手,就去应聘,成为圆号首席。随后,通过一个德国朋友和彭富海取得联系,告诉他这里有工作机会。”林亚立回忆。

    得知消息的彭富海很意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自己的演奏视频寄给苏州交响乐团,很快就收到面试通知。2018年底,彭富海成功入职苏州交响乐团。

    回忆曾经共同学习的时光,两人坦言最开始都是被“安排”学习圆号,但在老师指导下,逐渐感受到了圆号的魅力,一起排练也让之间的友谊不断升华。

    “他比我大几岁,非常照顾我,就像我的哥哥。”林亚立说。

    在中国,两人的情谊再次“升温”。“我以前从未到过亚洲,他帮我适应这里的文化、语言和乐团。”彭富海说。

    林亚立则十分感谢彭富海和其他乐手的协助,从而将更好的音乐呈现给大家,“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一个人很难坚持这么久”。

    苏州交响乐团成立于2016年,“年轻”且国际化,60%以上的乐手都是外籍,来自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

    在林亚立看来,这里,乐手年轻而才华横溢,整体氛围融洽开放,工作机制相对灵活,给乐手提供了发挥才能的舞台。彭富海认为,乐团的国际化有助于乐手了解各国古典音乐发展,切磋演奏技巧。

    两人非常高兴看到交响乐在中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听众:“音乐是联通人与人的方式之一。在乐团,无论说什么语言,我们都可以通过音乐沟通。”

    统筹:张展鹏、王东明

    记者:夏鹏、陆华东、朱筱

    报道员:魏可欣、蒋文龙

    编辑:王东明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江苏分社

    联合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技术支持: 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