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辽宁奋力打造中国-中亚教育合作新高地时间:2022-09-21 今年是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30年来,中国与中亚五国持续深化务实合作,构建了内涵丰富、充满活力、互惠互利的双边及多边关系,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特别是2013年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深化中国和中亚国家关系注入了巨大能量。 辽宁省立足两个大局,抢抓难得机遇,深度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加快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全面推进与中亚五国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提升教育国际化质量和水平,着力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 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成效显著 中国驻塔吉克斯坦大使吉树民表示,随着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向深入,“五通”合作方兴未艾,中国同中亚国家教育领域合作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土库曼斯坦教育部部长阿塔耶娃·古尔班古丽·卡卡勒耶夫娜表示,土库曼斯坦十分重视加强教育领域的合作,这是中土两国之间团结和友谊的桥梁。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辽宁高校与中亚五国高校在互派留学生、互派专家、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流合作。目前,辽宁省中亚五国留学生总人数达297人,涉及24所高校。 精准化专业化的交流平台加速搭建 辽宁省教育厅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切实推动辽宁高校与中亚五国高校在更多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全方位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探寻新的机遇、共享新的成果、开拓新的未来。
7月12日,辽宁省教育厅主办,大连外国语大学承办的“2022中国(辽宁)—中亚教育合作分论坛”在大连开幕,来自中亚五国的13所高校和辽宁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43所国内高校领导和专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合作研究中心、欧亚经济论坛秘书处、社会办学和策展机构等纷纷参与。 8所中外高校签署了5项合作协议。其中,大连外国语大学分别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化工大学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国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辽东学院与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国立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与塔吉克斯坦俄塔斯拉夫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外交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引领性创新型的人才培养谱写新篇 大连外国语大学积极招收中亚国家留学生,已累计招收和培养了165人。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张杰(JAMILOV SORBON)就读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第三届“一带一路”青少年演讲比赛暨中国日报社“21世纪”国际英语演讲比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2022年,他的故事入选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的“国际中文日-我与中国的故事”。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宁静(AITENOVA MADINA)是2017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怀揣共建“一带一路”梦想的她,目前在哈萨克斯坦首都一家国际贸易公司担任翻译,已经成为传播友谊、增进交流的使者。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阿依努尔(BAITELESSOVA AINUR)2021年博士毕业,她的博士论文获得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如今,阿依努尔已经成长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当前,大批中亚来华留学的毕业生在深度参与本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时,正在直接或间接地从事着与中国经贸往来、文化交流及外事外交的相关工作,相信知华友华的他们,将成为双方文明交流的使者,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辽宁与中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基础性长远性的人文交流携手共建 共建“一带一路”最牢固的基础在于民心相通,最持久的力量在于文明互鉴。 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庆祝建交30周年之际,辽宁将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打造众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小而美”项目,努力搭建各国人民相知相亲的桥梁,实现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辽宁院校将积极依托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等国际性机构,加强教研交流,对接合作意愿,共享优质资源,努力推动辽宁与中亚国家教育合作提速发展,促进国家间文明互学互鉴,共同开启教育发展的崭新时代。 (原标题: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辽宁奋力打造中国-中亚教育合作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