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

工业互联

农村农业

国际会展中心


AI服务

新博客

文章
  • 文章
搜索
简体中文

    热门搜索:米其林  弗列加  康明斯  美孚  火花塞  轮胎  空气滤清器

    语言

    二维码
    手机站
    首页 >> 资讯要闻 >>民心相通 >> 图片故事:中老铁路上的“夜天窗”
    详细内容

    图片故事:中老铁路上的“夜天窗”

    时间:2022-10-01     【转载】   来自:新华网   阅读

    中老铁路野象谷站,轨道“精调师”正在作业(摄于9月28日)。新华网发(陈畅/摄)

    “加0.5毫米、减0.5毫米、加0.4毫米……”9月28日凌晨,薄雾笼罩下,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中老铁路野象谷站,来自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普洱基础设施段的15名“精调师”,正在轨道上紧锣密鼓地作业着,他们要赶在180分钟的“夜天窗”时间内,对120米轨道进行精调,提升线路质量。

    “天窗”是指列车运行图中不铺画列车运行线或调整、抽减列车运行,为施工和维修作业预留的时间。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客货两旺,白天列车运行繁忙,“精调师”只能“昼伏夜出”,抓紧有限的“夜天窗”时间,对线路进行集中精调及消缺整治,确保列车运行安全畅通、旅客乘坐平稳舒适。

    “夜天窗”开启,工作人员对线路上的供电设施等进行检查,确保精调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摄于9月28日)。新华网发(徐章位/摄)

    轨道精调第一步,“精调师”手拿道尺,一步一弯腰,对每一根轨枕进行测量,并标注出需要调整的数值(摄于9月28日)。新华网发(徐章位/摄)

    按照标注在轨枕上的数值,作业人员松扣件、起道、更换垫片、调整轨距……一根接一根地精调(摄于9月28日)。新华网发(徐章位/摄)

    作业人员利用起道器对线路进行精调(摄于9月28日)。新华网发(徐章位/摄)

    一次次地弯腰,一点点地精调,作业过半,“精调师”已是满头大汗(摄于9月28日)。新华网发(吴猛/摄)

    精调完成,作业人员利用轨检仪对线路几何尺寸进行复测(摄于9月28日)。新华网发(徐章位/摄)

    除了轨检仪这样“高科技”的设备,经验丰富的“精调师”也习惯趴在轨道上,从侧面查看线路的高低和轨向(摄于9月28日)。新华网发(徐章位/摄)

    对于复测中发现的“问题”轨枕,作业人员要再一次进行精调,直到达标(摄于9月28日)。新华网发(徐章位/摄)

    在15名“精调师”的通力合作下,120米的线路精调任务圆满完成,“夜天窗”也即将结束,野象谷站又将迎来一趟趟列车。正是这群平均年龄24岁的“精调师”无数个深夜的精细养护,才保证了线路运行的安全畅通和旅客乘坐的平稳舒适。图为深夜的野象谷站(摄于9月28日)。新华网发(徐章位/摄)

    技术支持: 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