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

工业互联

农村农业

国际会展中心


AI服务

新博客

文章
  • 文章
搜索
简体中文

    热门搜索:米其林  弗列加  康明斯  美孚  火花塞  轮胎  空气滤清器

    语言

    二维码
    手机站
    首页 >> 资讯要闻 >>民心相通 >> “一带一路”故事绘·第6辑 | 蒙内铁路上的异国师徒情
    详细内容

    “一带一路”故事绘·第6辑 | 蒙内铁路上的异国师徒情

    时间:2023-06-02     【转载】   来自:新华社   阅读

    作为中肯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

    肯尼亚蒙内铁路建成通车6年来

    给非洲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方为肯尼亚培养了大批人才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随着建设推进

    现场工作将由肯方独立开展

    中国“师父”将逐步结束任务回国

    但蒙内铁路师徒之间的友好情谊

    将绵延不绝

    在未来结出更多硕果


    “我们是师徒,更是朋友”

    中国“师父”蒋立平是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机辆部的火车驾驶员,他2018年来到肯尼亚,负责驾驶员日常技术业务培训、标准化作业监督指导等工作。

    在肯尼亚内罗毕,蒋立平(右)与学员霍勒斯从一辆印有“连接国家 走向繁荣”标语的蒙内铁路机车旁走过。

    蒋立平与学员霍勒斯进行机车检查。

    霍勒斯是蒋立平的学员,他们一同协作,往返于蒙内铁路的沿途站点。在6平方米的驾驶室内,内燃机的轰鸣阻隔话语的传递,驾驶员间的默契格外重要。

    蒋立平与学员霍勒斯进行机车检查。

    “霍勒斯有想法、很刻苦。希望他们来中国做客,因为我们是师徒,更是朋友。”蒋立平说。霍勒斯表示,中国老师的专业培训让他受益良多,“希望师父能常回肯尼亚看看”,未来自己打算“为蒙内铁路培养更多可靠的驾驶员”。

    蒋立平与学员霍勒斯进行机车检查。

    蒋立平与学员霍勒斯交流。

    蒙内铁路连接

    东非第一大港口蒙巴萨

    和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是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

    建造的现代化铁路

    也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


    “无保留地把国内的技术标准带到肯尼亚”

    中国“师父”毛鑫是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运输部内罗毕车站运转主任,他与“徒弟”彼得·恩坚加一起制定调度计划、调控列车运转。“我们无保留地把国内的技术标准带到肯尼亚,学员已达到国内车站同等作业标准”,毛鑫说,帮助肯尼亚建设第一条现代化铁路,是他人生中的亮点。彼得表示,自己从师父身上学到了许多专业技术,未来他将把知识传授给更多人。

    在肯尼亚内罗毕,毛鑫(右)与学员彼得·恩坚加(中)在运转车间内调度车辆。

    毛鑫与彼得·恩坚加在运转车间内调度车辆。

    毛鑫与同事在内罗毕站内交流。

    自项目建设开始

    中国铁路专家队伍便着力于人才在地培养

    以属地化技术转移为重点

    通过师带徒、手把手的方式

    在各环节为肯方培养人才


    “中国师父助我促进事业发展”

    中国“师父”何肖是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工电部的工务工程师,3年建设、6年运营,他见证了蒙内铁路从无到有的过程。他的“徒弟”奥利弗自2016年开始从事铁路轨道检修相关工作,2022年被提升为技术主管。奥利弗说:“中国师父助我促进事业发展,未来我希望能更好地用我所学,保障铁路运营和旅客安全。”

    在肯尼亚内罗毕,何肖(左一)与学员班组在上轨作业前检查仪器。

    何肖与学员班组检查铁轨。

    蒙内铁路累计创造当地就业4.6万个

    员工本地化率超过80%

    每天有近7000名旅客

    和约1.8万吨货物抵达目的地


    “现在她们都能独当一面”

    中国“师父”陈玲是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工电部电子设备检修工区工长。在肯尼亚工作4年来,她见证了女学员们电务技术的成长。“现在她们都能独当一面”,陈玲说。朱迪思是陈玲的学员之一,她表示自己从师父那里获得的不仅是技术,工作间隙对饮食、文化等多维度的交流同样让她受益匪浅。“我们之间是师徒,更是姐妹”,朱迪思说。

    在肯尼亚内罗毕,陈玲(右)在休息时教学员唱中文歌曲。

    陈玲指导学员朱迪思检测继电器。

    陈玲与学员清点继电器等设备。

    蒙内铁路宛如“大动脉”

    加快了肯尼亚现代化步伐

    也推动了东非地区互联互通和中非合作共赢

    路相通,心相连

    蒙内铁路列车上的标语

    “连接国家 走向繁荣”

    正在实现


    “未来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老师来到肯尼亚”

    2017年来到肯尼亚的中国“师父”吴同明是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机辆部车间工程师。随着蒙内铁路对运力需求的提升,他与学员与时俱进,针对增设的夜班车一同制定、更新检测细则。“学员的积极主动让我印象深刻”,吴同明说。学员博尼费斯·基鲁姆瓦认为,跟中国师父学习的不仅是技术,实际操作的经验更为宝贵。基鲁姆瓦说,“未来希望更多的中国老师来到肯尼亚,与我们一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在肯尼亚内罗毕,吴同明(右)与学员基鲁姆瓦在车辆运用车间检查发电车。

    吴同明与学员基鲁姆瓦检查客运车厢。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等推动下

    中肯经贸往来日益密切

    基础设施合作逐步深化

    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推进

    未来必将取得更多成果

    惠及更多人民



    监制:班玮 刘洁 应强

    策划:王建华

    统筹:武巍 张维革 董江辉

    本期主编:王诺 邬惠我

    摄影:王冠森

    参与采访:代贺 詹姆斯

    编审:刘欣 章磊 张帆王诺 邬惠我韩晔

    海报:秦迎 孟丽静

    资料照片:董江辉 孙瑞博 李百顺 龙雷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技术支持: 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