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

工业互联

农村农业

国际会展中心


AI服务

新博客

文章
  • 文章
搜索
简体中文

    热门搜索:米其林  弗列加  康明斯  美孚  火花塞  轮胎  空气滤清器

    语言

    二维码
    手机站
    首页 >> 资讯要闻 >>观点 >> 翟崑: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详细内容

    翟崑: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时间:2021-07-01     作者:王小霞【转载】   来自:中国经济时报   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等重要外交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提出并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方案。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回顾建党100周年来,我国通过国际交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了哪些重要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面向未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应做好哪些工作?对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大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了哪些重要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翟崑: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等重要外交理念。和平的国际环境为中国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外交理念,“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探索,是推动改革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

    在这一框架下,我国与众多“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双边命运共同体。如在东南亚,中国与缅甸、老挝、柬埔寨签署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双边合作文件;与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等构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通过加强地区合作,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同时,提出构建东亚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亚太命运共同体。

    我国在多个领域提出构建命运共同体。面对疫情,我们提出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抗疫提出一系列重大倡议和举措,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同时,还提出与海上国家间共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多次提到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我国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倡议被写入联合国的决议和声明。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对外交往在引领全球治理的同时,不断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您认为,中国对外开放对于推动全球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翟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如蒙内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造福非洲的示范项目,亚吉铁路是非洲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中老铁路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老挝最大的工程项目之一。更为关键的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限于铁路、港口、物流中心,还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科技创新效果明显。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和16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14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其中,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的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达到84个,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

    中国扶贫经验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借鉴。中国减贫经验具有普遍性,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当前,不少公司、非政府组织以及基金会等在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国开展了很多扶贫项目。

    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建立。早在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就明确指出应坚持“四项原则”,并提出“五点主张”,被海内外称为世界互联网治理的中国方案。

    可以说,从提出互联网治理规则到提出减少碳排放、减少“一带一路”的煤电项目,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显著提高。

    中国经济时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对外交往的崇高目标,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面向未来,我国在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还应做好哪些工作?

    翟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向世界亮明了中国外交的大方向,把中国外交战略提升到了历史性的新高度,充分展现了中国外交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在后疫情时代,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以下几方面工作要做。

    第一,加强疫情治理,并承担地区性和全局性责任,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

    第二,继续发挥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协助世界经济动能发展复苏。

    第三,疫情后,一些“一带一路”国家债务水平上升,中国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暂停或减免债务,减轻其负担。与此同时,疫情之前,中国正在跟一些国家和组织进行发展战略和合作框架的对接。疫情后,这些战略对接将继续进行,如将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同《东盟全面复苏框架》对接,推动RCEP早日生效实施,推动澜湄合作更充分释放潜力,在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打造新的合作增长点。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践行于波澜壮阔的中国外交,契合各国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要进步的真诚愿望和崇高追求。

    (原标题: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大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

    技术支持: 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