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

工业互联

农村农业

国际会展中心


AI服务

新博客

文章
  • 文章
搜索
简体中文

    热门搜索:米其林  弗列加  康明斯  美孚  火花塞  轮胎  空气滤清器

    语言

    二维码
    手机站
    首页 >> 资讯要闻 >>视频 >> 通讯:“中国为我打开机遇之门”——一个洪都拉斯青年的中国情缘
    详细内容

    通讯:“中国为我打开机遇之门”——一个洪都拉斯青年的中国情缘

    时间:2023-06-08     作者:席玥,朱雨博【转载】   来自:新华社   阅读

    新华社特古西加尔巴6月7日电 通讯:“中国为我打开机遇之门”——一个洪都拉斯青年的中国情缘

    新华社记者席玥 朱雨博

    6月5日,中国驻洪都拉斯使馆正式开馆。曾在华工作生活近5年的葆拉·帕拉西奥斯女士心情格外激动。一直期盼再回中国的她,已经把办理赴华手续提上了日程。

    今年33岁的帕拉西奥斯是洪都拉斯一名牙医。2017年年底,她因机缘巧合来到北京一家口腔医院工作,在大洋彼岸开启了她的职业生涯。

    “当时大多数人认为中国距洪都拉斯过于遥远,但我去中国实习了两周,在那里看到很多机会,我希望获得新的体验,所以勇敢选择了尝试。”帕拉西奥斯日前在首都特古西加尔巴接受记者采访时动情地说,“回望这段经历,我觉得是中国为我打开了机会之门,在中国的这些年改变了我的人生。”

    起初,帕拉西奥斯在医院担任了近半年的助手,先从做检查和洗牙等基础工作做起,而后慢慢学习难度较高的技术,开始独立承担较为复杂的种牙工作。她在医院每周和每月都有培训学习,让她受益匪浅。

    “我觉得自己在职业道路上不断成长,一直在汲取新知识。我离开了自己的舒适区,面对困难和挫折变得勇敢和坚强。”帕拉西奥斯说,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她开始学中文。

    据帕拉西奥斯回忆,一开始她遇到一些不好沟通的病人时会不知如何表达,一名和她同岁的中国医生热情地帮助她,给她建议,两人慢慢成为了好朋友。“为了工作上更好地和病人交流,我学着模仿她对待老年病患时的说话方式,亲切称呼年龄大的病人为‘叔叔、阿姨’,拉近了与病人的距离,让他们接纳我。”

    帕拉西奥斯接诊的病人一般都有半年至一年的治疗期,细致、认真和友善的她逐渐和很多病人建立起友谊。病人会给她送锦旗、写信,还推荐其他朋友找她看牙。“我接诊过一个会中医按摩的病人,我工作辛苦肩膀疼的时候,他还会给我捏肩放松。”帕拉西奥斯笑着说。

    真诚待人的帕拉西奥斯同样收获了中国同事的关爱和照顾,在得知她孤身一人在中国时,她的中国同事每年都会陪她一起庆祝生日,让她在异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2022年,帕拉西奥斯由于家庭原因回到洪都拉斯。今年3月26日中洪正式建交后,她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辗转联系到新华社记者,希望向更多人讲述她与中国的故事。

    帕拉西奥斯打算再回中国生活,希望能更系统地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国文化。她说:“我希望向更多洪都拉斯人讲述我和中国的故事,也希望向中国人更全面真实地介绍我的家乡,希望自己成为促进洪中两国人民相识相知的使者。”

    技术支持: 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