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护“律动尼泊尔”时间:2024-09-02 尼泊尔传统乐器。 供图 在尼泊尔,传统乐器不仅是艺术表达的形式,更是丰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30年间,通过尼泊尔民间音乐博物馆众多守护者的不懈努力,尼泊尔濒临失传的诸多传统乐器得到了保护。 “我们博物馆现在有超过650种乐器,在尼泊尔首屈一指。”尼泊尔民间音乐博物馆创始人之一的拉姆·普拉萨德·坎德尔站在乐器展示柜前自豪地说,30年的努力让这座博物馆熠熠生辉,如今,尼泊尔民间音乐博物馆已成为守护尼泊尔音乐遗产的杰出代表。 在尼泊尔,不同的乐器常常与特定的节庆和宗教活动相关。尼泊尔民间音乐博物馆收藏着众多用于供奉或在特定传统文化活动及节日庆典上演奏的乐器,承载着独特的文化意义。拉姆·普拉萨德·坎德尔娴熟地介绍着各个特色乐器及其文化意义,如尼泊尔塔鲁族的传统打击乐器道格道奇(鼓),主要用于辅助男孩学习传统舞蹈动作;吹奏乐器图伦佳(类似乐器号)由尼泊尔传统骑兵演奏。 博物馆还通过研究古代文献和寺庙雕像中的图案来重现已失传的传统乐器。 “这是皮瓦查,现已基本失传了,这些琴弓还在制作中。”博物馆琴师巴当·莱介绍着手里正在打磨调整的弓弦乐器,“这是过去尼泊尔邮差挂于长矛顶部的奇尔铃。为了重现这个乐器,光是研究长矛的制作便投入了超过10年的时间。”拉姆·普拉萨德·坎德尔讲述了重现失传乐器的不易。 拉姆·普拉萨德·坎德尔介绍,自2001年以来,尼泊尔民间音乐博物馆就肩负起了培养下一代的使命。他们对年轻一代提供培训,确保传统乐器等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记者 王韵雅 祖红兵) (原标题:中国—南亚 守护“律动尼泊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