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

工业互联

农村农业

国际会展中心


AI服务

新博客

文章
  • 文章
搜索
简体中文

    热门搜索:米其林  弗列加  康明斯  美孚  火花塞  轮胎  空气滤清器

    语言

    二维码
    手机站
    首页 >> 资讯要闻 >>项目 >> 和中国工程师一起成长
    详细内容

    和中国工程师一起成长

    时间:2024-05-24     作者:刘仁强 白倩茹【转载】   来自:交通建设报   阅读

    晨光熹微,噶优姆和海卡尔两兄弟骑着摩托车穿过马来西亚婆罗洲达佬县热闹的街道,来到砂拉越拉萨河口大桥施工现场,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噶优姆现任中交集团马来西亚砂拉越拉萨河口大桥项目技术部工程师,海卡尔任职项目试验室助理。

    噶优姆和海卡尔与中企的缘分开始于2019年。当时两兄弟大学毕业,适逢砂拉越拉萨河口大桥开工建设,由于专业对口,两兄弟一毕业便选择回到家乡,进入中交集团,参与到家乡最大的项目建设中。“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尤其是与帮助我们建设家乡的中国工程师一起工作,每天都有进步,我们感到很幸运。”噶优姆说。

    拉萨河口大桥是由马来西亚砂拉越州政府主导的重大项目,大桥全长2430米,一联过河,为目前世界单联长度最长、单联内跨数最多,且主跨跨径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大桥建成后,将终结拉萨河靠轮渡单一方式渡河的历史。两兄弟发挥精通多种语言的优势,加之自身的专业背景,在中外员工之间架设起一道跨文化融合的“桥梁”,保障了各项技术标准的顺利落地,协助项目管理团队稳步推进大桥建设。像他们这样的属地员工,项目上还有很多。

    “我们充分吸纳属地员工,组织专业技能培训超1250人次,加速了属地员工由农转工、由学转工的进程。项目现有管理人员40人,其中属地管理人员18人,占比45%。”项目分部负责人强耀锋说。正是得益于像噶优姆兄弟俩这样的属地员工的加入和努力,项目才得以克服跨国别管理模式和复杂文化环境带来的困难,实现融合发展。

    熙攘的小镇,穿梭的轮渡在潮起潮落中共同见证着大桥和团队的共同成长。四年来,噶优姆兄弟俩通过奋斗,事业蒸蒸日上,家庭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父母经营着一家规模较小的便利店,家里人口多,便利店微薄的收入仅能勉强维持生计,两兄弟求学期间欠下了不少外债。加入中国企业后,两兄弟的收入逐年增加,一家人不仅还清了外债,还计划着在大桥不远处的现代化社区购置房产,享受三代人同住的快乐。

    “和中国工程师一起成长让我们更憧憬未来,我们都在认真学习汉语,希望有一天能到中国继续深造,学习更专业的修路造桥技术,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噶优姆兄弟俩满怀期待地说。(刘仁强 白倩茹)

    (原标题:和中国工程师一起成长)

    技术支持: 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