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京津到雅万 中国高铁为美好生活加速时间:2024-01-31 又是一年的春运 站台逐渐迎来归乡的旅客 ↑2024年1月26日,在北京西站,旅客准备乘车。 曾经的春运记忆里,旅途是不少人难忘的经历 现在的高铁车厢里,那些记忆已经逐渐远去 一趟趟出发的列车,不仅为旅客显著缩短了车程 还让归途更加舒适、顺利 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 加速了人才流动、生活相通 已运行十五年的京津城际铁路 是其中的代表 ↑一列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在北京永定门城楼附近的京津城际铁路上行驶。 2008年8月1日 中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 拉开了中国铁路“高速时代”的新帷幕 ↑2008年8月1日,由北京开往天津的首趟城际列车从北京南站驶出。 ↑2008年8月1日,动车组列车驾驶员在驾驶室操作机车。 ↑2008年8月1日,乘客在天津开往北京的京津城际列车上展示车票。 京津城际全长120公里 十五年来,累计运送旅客3.4亿人次 北京、天津两大城市间建立了快捷、舒适的轨道交通方式 30分钟就能实现“京津通勤” 让“双城生活”成为可能 ↑北京南站候车大厅。 ↑在北京南站,旅客乘坐京津城际列车出行。 ↑停靠在天津动车客车段动运所停车场的动车组在陆续发车(无人机照片)。 ↑京津城际列车从天津城区穿行。 十五年来,中国高铁建设从京津城际铁路这一起点出发 目前已建成4.2万公里发达的高铁网,实现历史性跨越 ↑2008年8月1日,动车组列车飞驰在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天津杨村特大桥上。 ↑2009年1月18日,京津旅游合作北京首发团的游客在北京南站准备乘车前往天津。当日,北京和天津两地旅游区域合作正式启动。 ↑2017年8月21日,从北京南开往天津的C2001次“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驶入天津市区。当日起,京津城际列车开行19.5对“复兴号”动车组列车。 ↑2018年8月8日,在C2581次列车上,乘客用手机、相机记录下列车时速。 ↑2023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迎来15岁生日,天津客运段的乘务人员在京津城际列车上给旅客发放纪念册。 中国高铁不仅已在国内四通八达 运营里程稳居世界第一 更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成为“中国制造”与对外合作的亮丽名片 距离京津5000多公里外的赤道附近 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 雅万高铁也正在日夜飞驰 ↑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在印度尼西亚普哇加达行驶(无人机照片)。 ↑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停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的德卡鲁尔车站站台(无人机照片)。 ↑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哈利姆站,一列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驶出站台。 雅万高铁是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 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 是印度尼西亚乃至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铁 ↑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在万隆德卡鲁尔车站附近行驶(无人机照片)。 ↑在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帕达拉朗站,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列车即将驶进站台。 ↑在万隆一座天桥上,中国和印尼籍建设者挥舞着两国国旗,向远处驶来的一列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列车欢呼(无人机照片)。 雅万高铁全长142.3公里 最高设计时速为350公里,连接雅加达和旅游名城万隆 2018年6月正式动工,2023年10月17日正式开通运营 通车后,雅加达与万隆两城间旅行时间 由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多分钟 ↑2023年10月17日,乘客在行驶中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列车车厢内展示纪念车票。当日,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乘客在雅加达哈利姆站的自助取票机前取票。 ↑一列雅万高铁动车组停靠在印度尼西亚帕达拉朗车站。 ↑在雅万高铁进行联调联试的综合检测列车上,记者和工作人员拍摄显示列车时速超过350公里的电子屏。 ↑乘客在行驶中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列车车厢内拍照。 目前,雅万高铁开通运营已满100天 累计发送旅客超过145万人次 春节同样也是印尼的法定假日 在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里 雅万高铁将继续为沿线旅客提供快速、便捷的出行服务 ↑乘客在雅加达哈利姆站候车大厅排队等候。 ↑乘客在雅加达哈利姆站大厅内行走。 ↑乘客在雅加达哈利姆站站台行走。 这条在爪哇岛上跋山涉水的“钢铁巨龙” 擦亮了中国高铁的金色名片 将中国高质量发展成果与印尼高质量发展愿景紧密相连 为沿线城市和民众带来加速奔向美好生活的新机遇 ↑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停靠在雅万高铁德卡鲁尔动车所附近。 ————镜头对话———— (编者按)镜头连接时空,影像对话世界。“镜头连中外”以镜头为媒,影像为记,透过摄影记者的视野沟通中国与世界,呈现多彩的文明交流画卷。
策划:王建华 张崇防 涂铭 吴黎明 统筹:武巍 张维革 王庆钦 邢广利 本期主编:孙瑞博 魏翔 本期主摄影:张晨霖 徐钦 李然 资料照片:邢广利 王晔彪 公磊 鞠焕宗 原瑞伦 杨宝森 视觉设计:卢哲 编辑: 章磊 张加扬 孙瑞博 魏翔 毛竹 世界故事工作室 新华社摄影部 亚太总分社 北京分社 天津分社 联合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