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

工业互联

农村农业

国际会展中心


AI服务

新博客

文章
  • 文章
搜索
简体中文

    热门搜索:米其林  弗列加  康明斯  美孚  火花塞  轮胎  空气滤清器

    语言

    二维码
    手机站
    首页 >> 资讯要闻 >>国际 >> 通讯|中文助力安哥拉年轻人奔向更广阔天地
    详细内容

    通讯|中文助力安哥拉年轻人奔向更广阔天地

    时间:2024-03-15     作者:闫然,吕诚成【转载】   来自:新华社   阅读

    新华社罗安达3月14日电 通讯|中文助力安哥拉年轻人奔向更广阔天地

    新华社记者闫然 吕诚成

    3月的罗安达,潮湿又闷热。在安哥拉内图大学,一座二层白色小楼格外醒目。这便是内图大学孔子学院所在地。上了楼梯,走廊里传来学生们洪亮的中文跟读声。

    445f029a1f2c4aecbcd6b2ae7a360807.PNG

    3月5日,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安哥拉内图大学校长佩德罗·马加良斯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这是一堂针对中文初学者的基础课程。“桌子上有什么?桌子上有水杯。”内图大学孔子学院教师孙云边读边反复做着演示,帮助安哥拉学生理解中文对话内容。

    “他们才学了3个月,已经可以根据课本内容与同桌进行对话练习了。”孙云说。她带了3个班级,共100多名学生,既包括内图大学在校生,也有其他院校学生和高中生。“他们学习热情很高,课下也会自己练习。一方面是兴趣使然,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学好中文可以进入在安中资企业工作,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学好中文能找到好工作,安哥拉青年劳尔·卡瓦略对这句话深以为然。他更希望记者称呼他的中文名字——李安。

    ecb79fcb59284f87b9f1aee51278f2c9.PNG

    3月5日,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劳尔·卡瓦略(中文名李安)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2017年,还在内图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就读的李安,看到孔子学院线上发布的开课通知,立即决定报名。“在安哥拉,找到好工作不容易,所以我想学会中文,或许对未来有所帮助。”

    经过不懈努力,2018年,李安获得奖学金,前往内图大学孔子学院对口合作院校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习中文。

    李安回忆,“下了课我就走出校门,和下棋的大爷、餐馆的老板聊天,虽然我说得很慢,但他们都很有耐心,教我地道的中文表达方式”。

    一年时间,这名安哥拉青年在中国坐过高铁、逛过夜市,还爱上了网上购物。在中国朋友的推荐下,李安遍尝中国美食,养成了一个“中国胃”。“哈尔滨天气很冷,但人很可爱。”

    0e14f43206fc4fa8ade78326a941b3a6.PNG

    3月6日,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内图大学孔子学院教师孙云为学生们讲授中文。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2022年,李安通过选拔,成为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安哥拉公司的项目助理兼翻译,既能发挥土木工程专业特长,又能在工作中精进中文。现在,李安正在教18岁的妹妹学习中文,希望她能和自己一样找到好工作。

    李安的成长历程是安哥拉数千名中文学习者的缩影。据介绍,自2015年成立以来,内图大学孔子学院累计招收学员超2000人。内大孔院中方院长赵玉峰表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安两国合作日益密切,双方都非常重视语言文化交流。“目前,我们与安哥拉多个政府部门和高校等开展了语言文化合作项目,目的是给两国交往合作搭建更好平台。”赵玉峰说。

    b184b9e59e024209a7fdf00db1584bae.PNG

    这是3月6日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拍摄的内图大学孔子学院外景。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安哥拉内图大学校长佩德罗·马加良斯说,“安哥拉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希望安中两国高等院校强化交流,“让两国友谊更加坚固”。

    走廊里传来内图大学孔子学院初级班学生索尼娅·基桑加的歌声:“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双手,让我拥抱着你的梦,让我拥有你真心的面孔,让我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参与记者:代贺、李亚辉)

    技术支持: 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