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故事绘丨凯兰巴新城——安哥拉“明珠”工程见证中安友谊时间:2024-04-18 距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市中心南方约18公里 坐落着一大片错落有致的高层住宅楼社区 ↑这是在安哥拉罗安达市郊拍摄的凯兰巴新城(无人机照片)。 ↑这是在安哥拉罗安达市郊拍摄的凯兰巴新城夜景(无人机照片)。 干净整洁的人行道上 背着书包的学生们伴着欢声笑语放学归来 社区配套的公园里 居民们坐在遮阳篷下 一边喝着清凉饮品一边享受惬意的午后时光 ↑汽车行驶在凯兰巴新城社区道路上。 ↑在凯兰巴新城,几名学生在放学途中。 ↑两名女生在凯兰巴新城的街边底商享用冷饮。 ↑一名儿童在凯兰巴新城骑自行车。 ↑儿童在凯兰巴新城玩耍。 这片社区便是凯兰巴新城 是中企在当地承建的最大民生工程 凯兰巴新城项目于2008年正式动工 2012年 超过700幢楼宇、2万套房屋顺利交付 学校、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 等配套设施齐备 目前,总建筑面积约为331万平方米 居住人口已经达到12万人 ↑这是在凯兰巴新城拍摄的小学。 ↑在凯兰巴新城,学生准备回教室上课。 ↑这是在凯兰巴新城拍摄的污水厂(2019年11月20日摄)。 ↑居民们在凯兰巴新城的公园里散步。 ↑这是在凯兰巴新城拍摄的小区公园(无人机照片)。 21世纪初,安哥拉刚刚结束内战,百废待兴 许多罗安达市民居住在由集装箱改造 或是木头搭建而成的房屋里 众多罗安达市民希望能够改善居住条件 凯兰巴新城项目在这种需求下应运而生 建成凯兰巴新城前 新城所在地是一片荒地 ↑凯兰巴新城开建前的荒地(资料照片)。 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 中国员工与当地员工一起挥洒汗水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沙一石 无不凝结着中安两国建筑工人的辛苦付出 ↑凯兰巴新城建设工地(2009年10月12日摄)。 凯兰巴新城建成后 被安哥拉政府称为安哥拉战后重建的典范 安哥拉乃至非洲大陆上的“明珠” ↑这是在凯兰巴新城拍摄的小区景色。 ↑这是2023年9月25日在凯兰巴新城拍摄的落日景色(无人机照片)。 加斯帕·佩德罗是凯兰巴新城的首批居民 他于2013年1月搬入凯兰巴新城 “感谢安哥拉和中国的合作,我们拥有了现代化的家园。” 佩德罗说 ↑佩德罗位于凯兰巴新城的家。 暖橙色的客厅 陈列着女儿结婚、孙儿出生照片的书柜 佩德罗一家入住十余年的房子仍然整洁明亮 ↑佩德罗在位于凯兰巴新城家中展示家人照片。 2013年至今 佩德罗一家三代在这里生活得平静而幸福 而凯兰巴新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社区已经趋于成熟 ↑几名儿童在凯兰巴新城玩耍。 ↑在凯兰巴新城,青少年在小区篮球场打篮球。 凯兰巴新城 作为安哥拉国家重建进程中的重点工程 为数以万计的安哥拉人民提供了舒适的家园 这一项目见证了中安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 更是两国平等友好、互利共赢的合作典范 未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下 中安两国将携手书写 更多共话友谊、共同发展、共谋振兴的故事新篇
策划:王建华 吴志强 统筹:伍婧丹 董江辉 本期主编:戴翘楚 摄影:李亚辉 参与记者:吕诚成 编审:林繁晶 邹广萍 韩晔 戴翘楚 海报:戴翘楚 视频:新华社摄影部AIGC实验小组 部分素材由中信建设提供 世界故事工作室 新华社摄影部 非洲总分社 罗安达分社联合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