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

工业互联

农村农业

国际会展中心


AI服务

新博客

文章
  • 文章
搜索
简体中文

    热门搜索:米其林  弗列加  康明斯  美孚  火花塞  轮胎  空气滤清器

    语言

    二维码
    手机站
    首页 >> 资讯要闻 >>国际 >> SKA推动国际科技合作远望宇宙奥秘
    详细内容

    SKA推动国际科技合作远望宇宙奥秘

    时间:2024-06-30     作者:董道勇【转载】   来自:新华丝路网   阅读

    新华丝路北京6月30日电(董道勇)一片雪花落在地上产生的能量,比来自宇宙背景的电磁能量都要强。

    如今,在南非和澳大利亚人烟稀少、广袤无垠的无线电宁静区,一项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quareKilometre Array, SKA)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建成后,SKA将接收来自数十亿光年外的电波并将其转化为图像,成为倾听微弱宇宙“声音”最灵敏的耳朵,让天文学家得以洞察大爆炸后的第一代恒星和星系的形成与演化、宇宙磁场的作用、重力的本质,甚至地外生命。

    携手探索 填补空白

    SKA是由全球多国合资建造和运行的世界最大规模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因接收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而得名,台址分别位于南非及南部非洲8国、澳大利亚西部的无线电宁静区域。

    作为国际大科学工程,SKA肩负着人类认识宇宙和基本物理规律的一些重大科学探索任务,包括第一代天体如何形成、星系形成与演化、暗能量性质、宇宙磁场、引力本质、生命分子与地外文明等,在填补人类宇宙基本认知空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8b16b3198fb43518b8e619ceffef3c0.jpeg

    2018年2月6日,“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SKA)首台天线样机在河北石家庄正式启动。新华社照片。

    早在1993年,包括中国在内的10国共同发起了建造SKA的倡议。截至2024年6月,SKA参加国包括正式成员南非、澳大利亚、英国、中国、意大利、荷兰、瑞士、西班牙、葡萄牙和加拿大,以及观察员印度、法国、德国、瑞典、日本和韩国。

    作为SKA创始成员国之一,中国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深度参与SKA关键技术研发、核心设备研制和科学问题研究,与国际同行携手合作,共同为探索宇宙奥秘发挥积极力量。在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SKA中国办公室)的指导下,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鹏城实验室、广州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积极参与SKA的活动,持续为SKA建设作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说,SKA汇集了人类在天文学、无线电、信息、通讯、计算机、机械制造等诸多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未来10年,中国SKA科学团队将围绕宇宙再电离探测、脉冲星搜寻、测时和引力理论检验等10个科学方向开展研究和攻关,在秉承国际合作开展大科学研究的前提下,确立清晰的科学目标和发展路线图。

    南非科学院院士、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物理系天体物理分部主任马寅哲表示,中国具有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项目设计及实验经验,而南非在SKA先导项目MeerKAT射电望远镜建设中体现出中小口径阵列式射电望远镜建设能力,中南两国在不同领域各具特色,各有所长。

    汇聚融合 开放共享

    SKA不仅是一个射电望远镜阵列,更是一个先进的数据密集型科学计算平台。像所有大项目一样,SKA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其中一个巨大的挑战是如何处理SKA运行产生的巨量数据。在建成使用后,SKA每年数据量将超过1EB(1EB相当于超过10亿GB),使其成像、校准和数据处理面临巨大挑战。

    平方公里阵列天文台(SKAO)总干事菲利普·戴蒙德表示,“一个巨大的挑战是如何处理所有数据,我们将产生比任何其他科学项目更多的数据。因此,我们必须开发技术、算法和软件来处理所有数据并产生科学。”

    1412c877c8884156897d0fd60d4e6e19.jpeg

    “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SKA)先导项目MeerKAT射电望远镜与其观测到的银河系中心的巨大射电频段气泡示意图(合成照片)。新华社照片。

    在科技部的支持和指导下,鹏城实验室与广州大学王锋教授团队优势互补联合组建科研团队,在SKA科学数据处理系统(SDP)建设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依托“鹏城云脑”大装置,联合科研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开发面向特定望远镜相关领域的大数据处理分析支撑软件包、大数据服务平台和PB 级大数据汇聚融合、开放共享与高效处理中的关键技术。

    6f3c7359b80142539444ee401ef34fd1.jpeg

    2021年7月1日“鹏城云脑II” 以顶尖性能再获IO500排行榜冠军的新闻中公布的照片。鹏城实验室供图。

    仰望星空 步履不停

    目前,坐落于南非的SKA的先导项目——MeerKAT每秒生产约4GB的数据。虽然数据量仅为SKA的十分之一,但仍然十分巨大。科研团队通过与南非SKA团队开展紧密合作,针对MeerKAT中的海量数据近实时处理工作进行合作研发,已取得大量阶段性成果。

    c2c06d618c7b4d25acfec51e7b217406.jpeg

    广州大学王锋(左二)教授团队与罗德斯大学射电天文技术中心的SKA研究主席Oleg Smirnov(左三)探讨SKA数据处理相关问题。广州大学王锋教授团队供图。

    “我们希望借助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积累的经验及技术,解决困扰SKA数据处理与未来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为未来各国科学家利用分析SKA科学数据取得科学成果提供基础支撑。”王锋说,未来将继续与SKA各国参与团队保持紧密合作,为SKA的建设和科学研究贡献力量,为探索宇宙奥秘、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SKA建成后将成为地球上最大、最先进的科学设施之一,也将成为利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科学探索,推动人类科技进步与繁荣的典范。仰望星空,步履不停。在不远的将来,SKA将为国际天文界持续探索宇宙带来更多新视角,为引领人类突破认知新领域作出更大贡献。

    技术支持: 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