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

工业互联

农村农业

国际会展中心


AI服务

新博客

文章
  • 文章
搜索
简体中文

    热门搜索:米其林  弗列加  康明斯  美孚  火花塞  轮胎  空气滤清器

    语言

    二维码
    手机站
    首页 >> 资讯要闻 >>国内 >> 新渝携手向世界
    详细内容

    新渝携手向世界

    时间:2023-08-18     作者:陈蔷薇,逯风暴【转载】   来自:石榴云   阅读

    8月的重庆,气温如火,不负中国四大“火炉”之名。与火热的气温一样,记者在短短几天内,深切感受到因“一带一路”建设,新疆和重庆携手“走出去”的热切。

    一个是不靠海、不沿边、位居西部腹地的重庆,一个是我国陆上口岸最多、边境线最长的新疆,双方怎么优势互补,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沿边开放的新疆和制造重镇重庆怎样深度合作?

    中欧班列串起两地

    2011年3月19日,中欧班列(渝新欧)首次全程运行。

    W020230817717743178173_800

    8月11日,一列中欧班列驶出重庆团结村车站,前往新疆阿拉山口口岸(无人机摄)。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汤永摄

    十几年后的2023年8月11日,X8083班列从同一个火车站——重庆团结村车站驶出,还是从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前往欧洲。

    几天后,一列中欧班列(渝新欧)抵达重庆市两江新区果园港,这趟班列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入境。

    新疆有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两个铁路口岸,中欧班列(渝新欧)分别通过这两个口岸往返欧洲。

    十几年间,中欧班列(渝新欧)搭载的货物种类变了,开行的线路多了,全程时效变快了……

    W020230817717743569048_800

    8月11日,在重庆兴隆场编组站,准备出发的中欧班列。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汤永摄

    “以前渝新欧全程时效需要20天左右,现在只需要约15天。”渝新欧(重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战略发展规划部经理陈颖说,较十年前,渝新欧班列开行数量和质量均实现大幅度提升,从最开始的常态化运输发展为如今的高质量供应链体系。

    截至目前,渝新欧班列已累计开行1.4万列,运输货值5000亿元,稳定运行线路近50条,辐射全国及亚欧100余个城市,经由新疆口岸进出境的班列逐年增多。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新渝开行国际班列数量稳步增长。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新渝两地不约而同加大铁路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兴隆场编组站扩能改造工程于6月30日顺利完工。

    “下行编组场增加9条编组作业线,达到了39条,每日常态化办理能力升至2万辆。”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兴隆场车站调度车间副主任刘苗说,项目扩能改造后,能大幅提高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中欧班列(渝新欧)以及沿江班列等运输能力。

    与此同时,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新疆阿拉山口,阿拉山口站换装场扩能改造项目计划11月底建成,届时,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将新增1个室内换装库、延长5条换装线。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增建二线工程也正抓紧建设,建成后精河至阿拉山口区段接发车能达到28对,接发车能力提升将近55%。

    一头一尾,新渝两地铁路运输能力显著提升,必将对中欧班列高质量运行产生积极影响。

    产业支撑合作共赢

    W020230817717744410667_800

    8月14日,重庆市果园港内转运卡车来往穿梭。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汤永摄

    8月14日,在重庆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仁宝电脑(重庆)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搬运一批货物,准备运往不远的空港口岸。

    如今,仁宝电脑(重庆)有限公司一年进出口贸易额远超120亿元,订单超400万台。

    “我们一年通过渝新欧班列出口至中亚、欧洲的产品约占产量的10%左右。”仁宝电脑(重庆)有限公司物流部副经理游义树说,这些产品是通过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的。

    截至2022年底,重庆已连续9年成为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形成配套企业上千家,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值占同期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0.7%,量值在全国均保持首位,实现了全球三成的笔记本电脑都是“重庆造”。2022年,重庆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276亿元,完成规模工业营业收入2.82万亿元。

    重庆正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落地落实,提速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这些发展方向对电力需求强烈。

    8月8日,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额定电压±800千伏、额定容量800万千瓦,总投资286亿元,起于新疆哈密市,经新疆、甘肃、陕西、四川、重庆五省区市,落点重庆市渝北区。

    “疆电入渝”工程实现西北综合能源基地电能直供中西部地区负荷中心,为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疆当前正集中力量打造以“八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新能源、新材料正是其中之一。

    通过“疆电入渝”工程,一方面加快新疆新能源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为重庆发展提供充足电力,实现双方产业合作共赢。

    区域联动向西开放

    在重庆市见到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霍家松时,他笑言8月4日才从新疆乌鲁木齐市回来。

    “我是新疆的老朋友,如今经常在重庆和新疆之间往返。”霍家松说。

    W020230817717746259784_800

    长江上游最大的枢纽港——重庆市果园港(8月14日无人机摄)。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汤永摄

    作为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负责统筹运营陆海新通道国内国际各类运输。目前,已在贵州、宁夏、甘肃、新疆等7地设立了区域运营平台,负责当地货源组织和班列开行。

    7月13日,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新疆喀什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建“陆海新通道+中吉乌通道”战略框架协议。

    签约三方围绕通道发展、资源整合、合作机制等达成战略共识,通过成立项目合作小组、建立定期走访会谈制度,指导推动“双通道”建设重大事项,共同推进具体项目深入开展,实现互利共赢。

    “我们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共同培育发展‘通道+口岸+枢纽’经济建设,共建多式联运物流服务网络。”霍家松说。

    “8月底,我们在新疆有一件‘大事’,在新疆喀什地区成立的企业将揭牌。”陈颖说,这家企业将把重庆和新疆更紧密联系起来,在“中吉乌”通道、大宗商品进出口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此外,渝新欧(重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参股子公司在新疆参与了中欧班列西向通道快速通关、新疆智慧口岸等项目建设。

    陈颖表示,未来,渝新欧将积极输出班列运营服务与模式,与新疆喀什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实现深度合作,深化新渝区域联动,为后续联手打造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拓展中亚市场打下良好基础。

    除了企业间合作火热,新渝政府部门间的合作互动也一直保持着热度。这两天,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工作人员正在带队重庆企业,参加2023(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

    如今,新渝在对外开放上的合作,已经从最初的物流逐步拓展到资本、项目、产业等多方面合作,新渝正携手走向世界。(记者 陈蔷薇 逯风暴)

    (原标题:奔腾之路·洞见丨一个陆上口岸最多,一个制造重镇 新渝携手向世界)

    技术支持: 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