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

工业互联

农村农业

国际会展中心


AI服务

新博客

文章
  • 文章
搜索
简体中文

    热门搜索:米其林  弗列加  康明斯  美孚  火花塞  轮胎  空气滤清器

    语言

    二维码
    手机站
    首页 >> 资讯要闻 >>国内 >> 走近丝路文化长廊丨“彩陶之乡”映照中华文明之光
    详细内容

    走近丝路文化长廊丨“彩陶之乡”映照中华文明之光

    时间:2024-10-30     【转载】   来自:新华社   阅读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有个叫马家窑的小村庄,坐落在黄土高原深处、黄河上游的支流洮河岸边。

    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这里发现了一处彩陶遗址。20年后,中国学者夏鼐将其命名为马家窑文化。

    0945a645a8704917afe783a3f333dc3a.JPEG

    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左)在研究彩陶。新华社发

    82c63ebc44a348f49942d1dbab2a2873.JPEG

    图为已回填的马家窑遗址。新华社记者 张玉洁 摄

    马家窑文化孕育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黄河上游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一脉相承。

    bd968c71754d4087be28d66519a67802.JPEG

    图为马家窑文化早期的漩涡纹彩陶双耳壶。新华社发

    彩陶是马家窑文化的“名片”。浓亮的黑彩、红彩、白彩,化作水波、漩涡、网格、锯齿、蝌蚪、蛙跃动在盆、钵、壶、罐上。

    4015196886d7435da74ad6313b36f6a1.PNG

    图为马家窑文化中期的四圈漩涡纹彩陶双耳罐。新华社发

    纹饰如同“芯片”,记录着先民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包括对水的敬畏、对田地的赞美。

    “马家窑彩陶的审美和技艺,表明当时已出现以制作彩陶为职业的社会分工,这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周静说。

    0618f1a909a84e1eb5cb4b5cba3dad7b.JPEG

    图为马家窑文化晚期的神人纹彩陶壶。新华社发(史有东摄)

    几乎在马家窑文化出现的同一时期,以黑海西部和西北部为中心的库库特尼—特里波利文化也出现了彩陶的大繁荣,两地彩陶的纹饰、器形高度相似。

    d1073473968d4105aa49048bbce99115.JPEG

    图为库库特尼彩陶(左列)和仰韶彩陶对比图。新华社发

    东西文明的“撞衫”,激发了有关“彩陶之路”的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认为,“彩陶之路”是史前时期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化和早期西方文化相互交流之路,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前身之一。

    27caf17ce3ee42caa6a1bc6dc9009164.JPEG

    图为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博物馆展出的马家窑彩陶。新华社记者 马莎 摄

    1988年,临洮马家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近年来,为了系统保护研究马家窑文化,当地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马家窑遗址进行先后4次考古发掘,累计出土遗物60多万件,并对其中的破损文物和陶片进行归类、编号、整理、修复。

    515e440cd13a4afc9c2116df8a3b981c.JPEG

    在临洮县马家窑文化产业园彩陶小镇,临洮县西街小学陶艺社团的学生在绘制彩陶。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6f278f74826149c6bb928772572b00e3.JPEG

    在临洮县第一实验小学,陶艺社团的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彩陶作品。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如今的临洮县,非遗传承蔚然成风。在当地的马家窑文化产业园彩陶小镇,一批批陶艺社团的学生专注于制作彩陶作品。据了解,当地有12所中小学配备陶艺室,部分学校研发了陶艺校本教材,当地还会定期举办中小学生陶艺大赛。

    b08d3f4670fa4ace84060d7e36e5c953.JPEG

    图为马家窑彩陶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 张玉洁 摄

    124a2eb375c642288a0a3f46d33dc7f6.JPEG

    图为马家窑彩陶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 张玉洁 摄

    文明绵延的方式不止一种。据了解,当地工匠“解码”制作的马家窑彩陶工艺品一进市场便大受欢迎;越来越多游客、研学团队走进马家窑遗址,感受史前文明的“温度”;牙签罐、书签、挂件等一系列马家窑彩陶文创产品陆续推出,特色文化节会接连举办,文旅产业成为当地发展的新契机……

    7f47cde6b0a24d879a4b6aeda8b09d38.JPEG

    甘肃省级陶器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阎建林在绘制彩陶工艺品。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今天的我们无法得知,先民们制作出第一个彩陶作品时是怎样的心情。可以确定的是,这束来自史前的文明之光,正折射成无数绚烂的光柱,充实丰富着今人的生活。

    策划:宋常青 姜伟超

    记者:王紫轩 多蕾

    学术指导单位:

    中共临洮县委宣传部

    甘肃临洮马家窑文化研究院

    图片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新华社甘肃分社

    中共临洮县委宣传部

    甘肃临洮马家窑文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 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