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

工业互联

农村农业

国际会展中心


AI服务

新博客

文章
  • 文章
搜索
简体中文

    热门搜索:米其林  弗列加  康明斯  美孚  火花塞  轮胎  空气滤清器

    语言

    二维码
    手机站
    首页 >> 资讯要闻 >>高层 >> 第一报道|习主席推动下,中拉合作硕果累累
    详细内容

    第一报道|习主席推动下,中拉合作硕果累累

    时间:2021-12-03     作者:严文斌 等【转载】   来自:新华社   阅读

    2021年9月18日,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第六届峰会在墨西哥城举行。应拉共体轮值主席国墨西哥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峰会作视频致辞。

    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三届部长会议将于12月3日以视频方式举行。

    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和拉美地区国家领导人共同宣布建立中国—拉共体论坛,开辟了中拉整体合作的新途径。7年多来,在习近平主席推动下,中拉合作如今已结出累累硕果。

    萨尔瓦多潘奇马尔科,集市喧嚣,人头攒动。而不到半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之前我们不敢出门,大家都窝在家里,门窗紧闭,整个镇子也见不到几个人。”63岁的家庭主妇弗朗西斯卡·阿拉亚说。

    这一切,随着中国科兴疫苗的到来而彻底改变。

    “变化非常明显,小镇开始重现活力。接种完疫苗后大家有了安全感,外出也放心多了。”41岁的皮匠何塞·杜兰重新开门营业。

    萨尔瓦多卫生部长阿拉比表示,中国新冠疫苗及时运抵,助力当地度过疫情“最艰难时刻”,并使萨尔瓦多成为拉美地区疫苗接种完成度较高的国家之一。

    2021年9月27日,一名儿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接种科兴新冠疫苗。27日起,智利开始对6岁至11岁在校学生接种中国科兴疫苗。

    萨尔瓦多在疫情防控上取得的成效是中拉抗疫合作的真实写照。拉美疫情蔓延反复,习近平主席多次与拉美国家领导人通话致信,推动中拉抗疫合作。

    在智利、厄瓜多尔、玻利维亚、乌拉圭等国,中国疫苗占已接种疫苗的比例均超过半数。中国疫苗在构筑拉美地区免疫屏障、恢复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拉美国家的抗疫利器。

    利用发源自莫雷诺冰川的圣克鲁斯河河水发电,是阿根廷人长久以来的梦想。

    2014年,习近平主席对阿根廷进行国事访问。其间,两国签署了“基塞”水电站项目融资协议,标志着这个阿根廷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水电站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可达49.5亿千瓦时,预计可满足150万户阿根廷家庭日常用电,每年为阿根廷节省近11亿美元的油气进口开支,甚至可以实现对巴西、巴拉圭等邻国的电力出口。

    2020年11月16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拉瓦约,中国和阿根廷技术人员对阿根廷城际铁路列车进行日常检查。

    “中阿之间的‘一带一路’合作带动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对阿根廷和拉美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项目公关经理马里亚诺·穆索决定要向阿根廷各界更好地介绍“一带一路”。

    在习近平主席的推动下,2018年中拉共同发布《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特别声明》,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正式延伸至拉美。

    近年来,阿根廷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巴西巴拉那瓜港、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地铁项目等互联互通项目相继落地,推动双边经济发展,提高当地百姓福祉,让拉美民众从“一带一路”中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位于上海市中心的“进博集市”,众多亮相进博会的展品变成货架上的商品,从这里走进中国消费者家中。而来自墨西哥的“国酒”龙舌兰酒以其浓郁醇厚的口感成为“爆品”。

    2013年,习近平主席对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将中墨深厚友谊比作陈年的龙舌兰酒。此后不久,100%纯龙舌兰酒获准向中国出口。随着2018年中国举办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龙舌兰酒“巧借东风”,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

    2021年11月7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用秘鲁羊驼毛制作的挂件广受欢迎。

    在最近闭幕的第四届进博会上,巴西牛肉、阿根廷马黛茶、智利葡萄酒、哥伦比亚咖啡、秘鲁羊驼绒制品、古巴雪茄、墨西哥巧克力等拉美特色产品集体亮相,众多拉美中小型企业抱团参展。

    进博会上拉美展商踊跃参会恰是中拉双边经贸合作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中国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拉美是中国第二大对外投资目的地,中拉经贸合作稳步推进。

    疫情冲击下,中拉贸易稳中有进。今年前十个月,中拉双边贸易总额超过369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3.1%,体现出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

    11月2日,为庆祝中国和秘鲁建交50周年,一首国潮版的秘鲁名曲《山鹰之歌》上线,成为中拉文化交流日益活跃的最新注脚。

    2016年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在时任秘鲁总统库琴斯基的陪同下,出席了中拉文化交流年闭幕式。途中参观《文明的长河——中拉文明互鉴》图片展时,共同欣赏了中秘两国乐队一起演奏的中国民歌《沂蒙山歌》和秘鲁民歌《山鹰之歌》。

    在改编的《山鹰之歌》演奏视频里,国风乐团自得琴社的乐师们,身着中国传统服饰,演奏着中国传统乐器古琴、埙、中阮和秘鲁传统乐器卡洪鼓、雨棍,将独特的安第斯风情与东方的山水写意相融合,别具一番韵味。

    2020年7月4日,游客正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观看“失落的黄金国——安第斯文明特展”。该展以安第斯文明为主线,展出来自秘鲁11家博物馆的近200件套陶器、金器、纺织品等文物。

    “音乐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歌曲想表达的对自由与和平的向往为全世界所接受。经中国传统乐器改编,歌曲产生了别样的美。我们觉得这是推进中拉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的好手段。”自得琴社艺术总监唐彬说。

    近年来,中拉各领域交往日益密切,相互了解逐步加深。2016年,“中拉文化交流年”活动成功举办,让拉美的“中国热”和中国的“拉美热”同步升温。此后,“中拉科技伙伴计划”“中拉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和中拉新闻交流中心等项目深入推进,中拉友好更加深入人心。

    出品人:严文斌

    策划:陈贽 姜岩

    监制:刘连祥 冯俊扬 赵凯

    统筹:谢鹏 闫珺岩 赵晖

    记者:陈寅 席玥 吴昊 朱雨博 倪瑞捷 郑钧天

    摄影:黄敬文 徐子鉴 方喆 亚历山大·培尼亚 刘颖 刘潺 马丁·萨巴拉

    编辑:赵晖 陈杉 王雅晨 唐志强 张涛

    视觉:洋葱画视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技术支持: 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