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

工业互联

农村农业

国际会展中心


AI服务

新博客

文章
  • 文章
搜索
简体中文

    热门搜索:米其林  弗列加  康明斯  美孚  火花塞  轮胎  空气滤清器

    语言

    二维码
    手机站
    首页 >> 资讯要闻 >>高层 >> 第一观察|习近平主席再谈“同球共济”
    详细内容

    第一观察|习近平主席再谈“同球共济”

    时间:2024-10-12     【转载】   来自:新华社   阅读

    70067d8416484764a00dfe1ebef4c2eb.PNG

    10月11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集体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的外方嘉宾时指出,要以“同球共济”的精神,凝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泛共识。

    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谈到“同球共济”——

    4月26日,在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时,提及人类面临这么多共同挑战,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古人讲‘同舟共济’,我看现在需要‘同球共济’”;

    6月28日,在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时,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要以同球共济精神珍爱和呵护地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生存的乐土”;

    此次会见国际友人,习近平主席再谈“同球共济”,强调“把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建设成一个和平、和睦、和谐的大家庭”。

    9a32bfbca32c49e5964fa11a1c6db248.JPEG

    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从会见来访客人,到出席国际大会,再到同各国友好人士亲切会面,习近平主席生动阐述的“同球共济”,基于人们普遍认同的一个朴素事实——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

    当今时代,世界早已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在诸多全球性挑战面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单枪匹马解决问题,也没有任何一个个体可以独善其身。唯有“同球共济”,才能合力应对。

    3f56bd8c82fb426cb0b61997179d4e0b.JPEG

    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如何“同球共济”?中国给出的答案是——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国与国坦诚对话、共同行动,也需要人民与人民友好交流、形成合力。正如习近平主席在集体会见中指出的:“人民友好是国际关系行稳致远的基础,是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回首来时路,中国取得的各方面成就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也离不开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中国也以自身发展成就为世界创造了广阔机遇,造福了各国人民。

    faee72bfff1e4daa93e7a0019baf420e.JPEG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中华民族是开放包容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善良友好的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中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中国外交是人民的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在这场凸显人民友好重要意义的会见中,习近平主席多次赞颂人民,展现出一位大国领导人坚定的人民立场、深厚的人民情怀。

    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来共同完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这样的伟大事业。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各方真正秉持“同球共济”精神,人类才能共同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策划:张晓松

    主笔:冯歆然

    视觉:贾伊宁、张树志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技术支持: 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